技術文章

電子戰 (EW) 與導航戰爭 (NAVWAR) 的技術前沿與應用挑戰

電子戰 (EW) 與導航戰爭 (NAVWAR) 的技術前沿與應用挑戰
 

在現代戰爭中,電子戰(Electronic Warfare, EW)與導航戰爭(Navigation Warfare, NAVWAR)已成為影響戰場勝負的關鍵因素,透過對電磁頻譜的控制以及對導航系統的干擾與防護,國家能在軍事行動中獲取決定性優勢;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電子戰與導航戰爭的技術面向,涵蓋其原理、應用、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
 

導航技術的發明與演進

導航的起源

導航的歷史可追溯至古代,人類依賴天體定位、地標與經驗來確定方向,例如,早期的海洋航行者透過觀察太陽和星星的位置來確定方位,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則根據地標和河流來計算路徑;隨著文明的發展,工具逐漸出現,例如中國於公元前11世紀發明的司南(指南針雛形),利用磁性進行簡單的方向指引。

在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導航技術迅速發展,海圖和指南針的應用進一步實現了遠洋航行。歐洲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開始依靠改良的磁性指南針和天文導航儀器(如六分儀)探索新航路;這些技術不僅促進了地理發現,也為後來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此外,航海時代的地圖學也得到極大的提升,馬丁·瓦爾德塞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等地圖學家採用經緯線劃分方式,大幅提高了地圖的準確性,海圖的標準化和量測技術的進步使船隻能夠更準確地避開暗礁和找到理想的航線。
 

現代導航技術的起源

20 世紀中期,隨著無線電導航的出現,人類逐漸實現了精確定位,例如:
  • 羅蘭導航系統(LORAN):
    採用無線電訊號的遠端導航系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軍廣泛使用,用於協助盟軍艦隊和轟炸機進行精確定位。
  • 多普勒效應應用(Doppler Effect):
    此技術利用移動物體相對無線電訊號源的速度差異來計算距離和位置,為航空和海洋導航提供高精度定位,多普勒導航系統被廣泛應用於早期的飛機導航中。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誕生

20世紀70年代,美國開發了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成為現代導航技術的里程碑,此系統透過運行24顆導航衛星在地球軌道運行,提供全天候的精確定位服務,其最初用於軍事,但隨後開放民用,改變了全球定位與導航的方式。

隨後,其他國家也陸續推出自己的導航系統,例如:
  • 俄羅斯的GLONASS:
    蘇聯於1982年開始發展,為與美國GPS抗衡,現已成為全球導航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的北斗系統(Beidou):
    自2000年起發展,北斗系統結合了導航與通訊功能,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導航系統。
  • 歐洲的伽利略系統(Galileo):
    專注於民用精確導航,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特別適用於需要高可靠性的產業應用。
隨著GNSS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應用範圍已經從傳統的交通導航擴展至精密農業、災害應急管理和金融交易中的時間同步等領域。
 

電子戰的技術基礎

電子戰的定義與分類

電子戰是利用電磁頻譜進行攻擊、保護和支援的軍事行動,其主要分類包括:
  • 電子攻擊(Electronic Attack, EA):
    電子攻擊指使用電磁頻譜對敵方通訊、導航或雷達系統進行干擾或摧毀,包括雷達干擾、通訊攔截、以及利用假訊號進行欺騙(Spoofing);例如,在雷達干擾中,干擾設備向敵方雷達發送大量雜訊訊號,使其無法準確定位目標。
  • 電子防禦(Electronic Protection, EP):
    電子防禦是保護己方系統免受敵方電子攻擊的措施,包括頻譜管理(Spectrum Management)和抗干擾技術(Anti-Jamming Techniques);例如,抗干擾技術可透過調整通訊頻率或採用跳頻技術(Frequency Hopping)來防止訊號被敵方攔截或干擾。
  • 電子支援(Electronic Support, ES):
    電子支援目的在於收集敵方電磁訊號,為戰場態勢感知和攻擊計劃提供數據支援;包括訊號監聽、頻譜分析和訊號定位,這些技術能幫助軍隊了解敵方的電子活動模式,從而制定更有效的作戰策略。


核心技術

  • 電磁頻譜分析(Spectrum Analysis):
    電磁頻譜分析技術用於檢測和解析電磁頻譜中的訊號,軍方可以使用高頻掃描儀快速識別敵方訊號,並確定其來源、類型和頻率範圍。
  • 干擾技術(Jamming Technologies):
    干擾技術重點在於向敵方設備發送高強度的電磁訊號,干擾其正常運作,包括定向能量武器(Directed Energy Weapons, DEWs),這種武器能透過高能電磁波來破壞敵方電子設備,例如雷達或通訊設施。
  • 數位射頻記錄器(Digital RF Recorder, DRF):
    DRF技術可記錄敵方的射頻訊號,並在後續進行重放和分析,透過模擬敵方訊號,DRF技術能幫助開發針對性的干擾或欺騙策略。
  • 網路電子戰(Cyber-Electronic Warfare)
    結合網路滲透與電磁頻譜技術,對敵方的數據和通訊進行干擾和竊取;例如,在網路空間攔截敵方的通訊數據,並利用電磁技術使其無法傳輸關鍵訊息。


電子戰的歷史演進

電子戰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利用干擾技術削弱敵方雷達的效能;例如,英國的"窗口"計劃(Operation Window)使用鋁箔干擾德國雷達,隨著冷戰的到來,電子戰技術快速進步,從僅僅依賴干擾發展為結合訊號截取、分析和偵察的多層次策略。

在越戰中,美軍廣泛使用電子戰飛機(如EC-121)進行訊號截獲與敵方雷達壓制;進入21世紀,電子戰的應用已經不僅局限於傳統的戰場,更擴展至太空領域和網路空間,例如利用衛星進行頻譜監控和定向能量武器。
 

電子戰的現代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演進,電子戰系統變得更加智慧化;例如,透過AI對電磁頻譜進行即時分析,能夠快速識別並應對新的威脅模式;此外,微型化技術的發展使電子戰設備更加輕便,能夠安裝於無人機和小型作戰單位中,提升了部署的靈活性和隱蔽性。
 

導航戰爭的技術面向

導航戰爭的定義

導航戰爭是指針對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進行干擾、欺騙或保護的行動,其目的是削弱敵方對精確定位、導航和定時(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的依賴。
 

核心技術

  • 干擾技術(Jamming Technologies):
    干擾技術的核心在於透過強大的電磁訊號,破壞導航系統的正常接收能力;例如,廣域高功率干擾可使整個區域內的GPS訊號無法被接收,從而影響敵方的導航精度。
   
 
 GIDAS Stationary 系統提供全天候 24/7 的 GNSS 干擾與欺詐訊號監控
  • 欺騙技術(Spoofing Technologies):
    此技術利用虛假的衛星訊號,干擾敵方接收器的判斷;例如,在實戰中,欺騙技術能夠引導敵方部隊進入錯誤的路徑或區域。
  • 抗干擾技術(Anti-Jamming Technologies):
    抗干擾技術透過智慧天線設計,選擇性屏蔽干擾訊號;例如,自適應天線陣列(Adaptive Antenna Array, AAA)可以根據干擾源的位置,動態調整天線的指向,確保導航訊號的穩定性。


導航戰爭與電子戰的關聯

導航戰爭可視為電子戰的延伸,專注於導航系統的攻防,在現代戰爭中,兩者往往同時使用以實現最大化的戰術效果;導航戰爭需要利用電子戰技術進行頻譜分析與欺騙,確保干擾行動的精準性,同時電子戰也需要導航系統的支援,來確保部隊在複雜戰場中的行動能力。
 

導航戰爭的戰術應用

  • 欺騙敵方系統:
    透過偽裝訊號迷惑敵方的導航與通訊裝置,例如利用多源假訊號建立虛假的導航網路,使敵方的飛機或導彈偏離目標。
  • 增強自身系統:
    利用多頻段訊號提高抗干擾能力,現代導航系統能夠結合多個GNSS訊號(如GPS、GLONASS),實現更高的抗干擾能力。
  • 太空戰爭延伸:
    針對導航衛星的攻防行動成為導航戰爭的新興領域,包括利用反衛星武器(Anti-Satellite Weapons, ASAT)摧毀敵方衛星,以及透過網路攻擊接管或干擾衛星操作系統。


應用場景與挑戰

應用場景

  • 戰場態勢感知(Battlefield Situational Awareness):
    透過干擾敵方雷達系統,實現隱形作戰,例如,透過有效干擾敵方防空雷達,隱藏己方飛機或部隊的行動,達到戰術優勢。
  • 精確武器打擊(Precision Strike Weapons):
    透過保護我方導航訊號,確保導彈命中精度,現代精確打擊武器如巡航導彈依賴導航系統,干擾或保護導航訊號直接影響打擊效果。
  • 後勤支援(Logistics Support):
    確保軍事運輸與補給的導航安全,導航系統能幫助後勤部隊選擇最佳路徑,避開敵方所設置的埋伏區域,提升運輸效率。
  • 民用應用影響:
    導航干擾可能對航空與船運安全產生重大影響,例如,GPS訊號干擾會導致商業航空航班偏離航線,或船舶在港口操作中發生事故。


技術挑戰

  • 頻譜資源競爭(Spectrum Scarcity):
    隨著軍民通訊需求的增加,頻譜資源日益緊張,如何在有限的頻譜中有效分配資源成為一大挑戰。
  • 高精度欺騙防護(High-Precision Spoofing Mitigation):
    高階的欺騙技術能產生與真實訊號極為相似的假訊號,目前的檢測技術仍不足以完全應對這些威脅。
 
GIDAS Stationary 系統:透過建置監測站與監控中心,實現干擾源定位與訊號分析,確保 GNSS 訊號完整性與安全性。
GIDAS Stationary 系統:透過建置監測站與監控中心,實現干擾源定位與訊號分析,確保 GNSS 訊號完整性與安全性。
  • 抗干擾硬體的成本(Cost of Anti-Jamming Hardware):
    高性能的抗干擾設備需要高昂的開發與部署成本,限制了其在廣泛應用中的可行性。
  • 多域戰爭整合挑戰(Multi-Domain Warfare Integration Challenges):
    導航戰爭需要與陸、海、空、太空與網路作戰整合,這種多域協同作戰對技術和指揮系統有更高要求。


技術未來發展方向

人工智慧 (AI) 與機器學習 (ML) 的應用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可以協助分析複雜的電磁頻譜數據,提升電子戰與導航戰爭的自動化程度,例如:
  • 自主訊號分類與干擾源定位:AI能夠迅速分析大量訊號數據,自動識別威脅來源和類型,並即時提供應對方案。
  • 即時威脅分析與產生應對策略:透過機器學習模型,系統可以模擬多種戰場情境,快速產生最優化的戰術策略。
  • 資源分配與頻譜管理優化:AI技術將頻譜管理智慧化,確保在有限的頻譜資源中達到最佳分配。

量子導航技術

量子導航技術的興起為導航戰爭提供了一個不依賴衛星訊號的新途徑,能有效解決干擾與欺騙問題,例如:
  • 量子陀螺儀(Quantum Gyroscope):
    利用量子力學原理量測角速度,可提供極高精度的方位和運動數據,即使在無GNSS訊號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可靠導航。
  • 量子糾纏通訊:
    量子通訊具有無法被攔截和篡改的特性,可確保數據傳輸的絕對安全,成為未來導航與電子戰的重要技術。

太空電子戰的拓展

隨著太空領域逐漸成為軍事競爭的核心,空間電子戰將進一步拓展其應用,例如:
  • 小型衛星群組網:
    透過部署大量微型衛星形成網路,可實現對敵方導航與通訊系統的全天候監控與干擾。
  • 反衛星武器(Anti-Satellite Weapons, ASAT):
    包括高能量雷射武器和定向能量武器,用於摧毀或干擾敵方的導航衛星。
  • 太空態勢感知(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SSA):
    透過電子戰技術監測和預測衛星運行軌道,防範敵方在太空中的攻擊行動。

數據安全與加密技術的提升

在導航與電子戰中,保護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至關重要,未來技術將更加重視以下方面:
  • 加密演算法升級:
    應用量子加密技術確保導航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免受攔截與篡改。
  • 區塊鏈技術應用:
    利用區塊鏈的分散式架構,提高導航系統數據儲存與驗證的安全性。

國際合作與規範制定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範圍的擴大,導航與電子戰的國際合作與規範制定將變得越發重要,例如:
  • 頻譜使用協議:透過國際協定對電磁頻譜的使用進行協調,避免軍民頻譜資源的競爭與衝突。
  • 全球導航系統的互操作性:推動不同國家GNSS系統間的相容與協作,提升全球導航服務的穩定性。
  • 軍事行動規範:制定針對導航與電子戰的國際公約,規範技術使用,減少誤用風險。


結論

電子戰與導航戰爭作為現代戰爭的核心技術,直接影響國家軍事實力與戰略地位,隨著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的電子戰與導航技術將更加智慧化與多樣化,然而,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帶來了倫理和安全挑戰;國際間的合作與規範制定將成為保障技術發展方向與應用規模的重要基石,確保電子戰與導航技術的創新能夠在可控範圍內發揮其最大效能。
 

延伸閱讀


Ultrontek 提供的 GNSS 測試解決方案

GIDAS Stationary 干擾與偽造檢測解決方案

GIDAS Stationary 系統提供全天候 24/7 的高精度 GNSS 干擾與偽造訊號監控,支持多星座、多頻段監控,結合 CNR、AoA 和多普勒等先進技術,實現精準定位與全面監測,適用於航空、港口、軍事與智慧城市等關鍵基礎設施,確保導航與授時服務穩定可靠。
◢ 了解更多 GIDAS Stationary解決方案
 

NavTD M23 導航戰測試

NavTD M23 是專為導航測試設計的高效解決方案,模擬 GNSS 干擾與欺騙場景,分析設備弱點並提升抗干擾性能,能夠在受保護的環境中評估現有 GNSS 設備的弱點及其反制措施的性能;此便攜式設備可廣泛應用於政府、國防和技術供應領域,確保導航與授時功能的可靠性。
◢ 了解更多


Spaceborne 星載接收機

XPLORA 星載接收機(Spaceborne Receivers)是一款專為測試衛星上 GNSS 接收機性能而設計的尖端工具,此系統結合太空耐受性分析(Spaceborne Resilience Analysis),為衛星接收機在極端太空環境中的訊號穩定性、抗干擾能力、和導航精準性提供全面測試與驗證;目前市面上對於太空載體接收機尚無全面的 RFI 風險評估,XPLORA 星載接收機透過精密模擬與詳細風險分析,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 了解更多


參考文獻

  • Defense-Update: "NAVWAR Introduction." 
    https://defense-update.com/20240614_navwar-introduction.html
  • EMSopedia: "Navigation Warfare 2." 
    https://www.emsopedia.org/entries/navigation-warfare-2/
  • Sunrise Medium: "Electronic Warfare Spooks Airlines, Pilots, and Air Safety Officials." 
    https://sunrisemedium.com/p/664/electronic-warfare-spooks-airlines--pilots-and-air-safety-officials
  • Spirent: "What is NAVWAR and How Does it Differ from Electronic Warfare."
    https://www.spirent.com/blogs/what-is-navwar-and-how-does-it-differ-from-electronic-warfare
  • IISS: "Navigation Warfare Battle Lines." 
    https://www.iiss.org/online-analysis//military-balance/2018/12/navigation-warfare-battle-lines
  • Safran: "Winning Navigation Warfare." 
    https://safran-navigation-timing.com/winning-navigation-warfare/
  • U.S. Army: "Navigation Warfare Systems." 
    https://www.army.mil/standto/archive/2016/09/07/
  • Military Aerospace: "Navigation Warfare Counter-PNT Waveforms."
    https://www.militaryaerospace.com/communications/article/55092549/navigation-warfare-counter-pnt-waveforms
  • SRC: "Navigation Warfare Systems." 
    https://www.srcinc.com/products/ew-spectrum-operations/navigation-warfare-systems.html
  • NSSA: "NAVWAR Final Report." 
    https://nssa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7/NAVWAR-FINAL.pdf
  • Wikipedia: "Navig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vigation
  • Britannica: "Navigation Technology." 
    https://www.britannica.com/technology/navigation-technology
 

此新聞稿主視覺由 László 在 Pixabay 上發布